2022-08-03
耿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河北、河南、江苏、安徽、山东、山西、黑龙江、辽宁等多此姓,上述8省之耿姓约占全国汉族耿姓人口的77%。耿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148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76%。明初入杞清初迁商清康熙二年(1663年)版《耿氏族谱》载:先祖耿玉于明朝洪武初年由山西洪洞迁至开封杞县,住杞县东北30里许袁家谭(今袁谭)。耿氏视耿玉为入豫一世祖。二世时分长门和二门。至六世,长门和二门又各分出一房、二房。八世以后,人丁兴旺,耿氏成了当地大姓,族众开始分迁附近村落。明朝末年,战乱加灾荒,李自成起义军决黄河水灌开封城,为了躲灾避难,耿氏长门一房和次门的二房留居杞县,其他族人相继外迁。长门二房一支迁至柘城县城东陈青集一带,次门长房一支迁至虞城县(旧县,今利民镇)及其周边村落。迁至商丘的两支耿氏,历经近400多年的沧桑变迁,至今已遍居商丘的各县(市、区),其中以柘城和虞城最多。......
仁里距绩溪县城3公里,位于登源河西畔。是个千年古村。仁里原是绩溪耿姓的发源地。据《鱼川耿氏宗谱》载,南朝梁大同五年(539),工部尚书耿源进、助国镇天大将军(曾任杭州太守)衣锦还乡途中,因雅慕新安山水,与弟耿汝进游历于此。在梁安(绩溪)仁里,见其地山环水抱,风光旖旎,不惜轻弃生长里居,迁至这里,并取村名为“仁里”。后来这里成为程姓世居之村,故又名程里。由于人口迅速膨胀,明末清初曾改称大仁里。仁里程姓来自歙县篁墩,一世祖为药公,名药一,字东升,为程忠壮公十八世孙。唐光化元年(898),被举荐为金乡县尹,因羡慕仁里一带秀丽山水,于是举家迁来定居。文革前村中还有石牌坊10余座,以贞节牌坊居多,现仅存2座,其中以皇门公牌坊最为引人注目(现存遗迹)。据说,这一牌坊是为官至皇门侍郎(在皇帝身边服务的官员)的村人所立。村中还留有程姓一世祖的墓道坊,横额上刻有“唐金乡尹药公墓道”。这是绩溪现存唯一的文字完......
汉末时期留名史册者很少,大多数人只是在史书中一闪即逝,成为他人传记的一部分。本篇就来聊聊汉末时期的耿姓人物。前一篇文章刚刚提及耿纪,正好一同梳理了汉末时期的耿姓人物们,回顾一下名单:耿纪、耿苞、耿武、耿祉zhǐ、耿临、耿鄙、简雍。东汉较为出名的两位耿姓人物,一个是耿弇yǎn,一个是耿纯,两人都名列“云台二十八将”,不管他们的籍贯并不同,汉末时期的耿姓人物中就有他们的后人。耿纪就是耿弇的后人,他年少成名并且获得了曹操的赏识,不过耿纪认为曹操终将篡汉。所以耿纪联合了金祎、韦晃、吉本等人一起在许都叛乱,这里边涉及了不少名族子弟,他们取得的成果是丞相府长史王必身亡,代价是很多家族的覆灭,这也被算在了耿纪身上。“纪以操将篡汉,建安二十三年,与大医令吉桧、丞相司直韦晃谋起兵诛操,不克,夷三族。于时衣冠盛门坐纪罹祸灭者众矣。”——《后汉书·耿弇传》耿苞在汉末时期作为袁绍主簿,不过显然他和袁绍关系没有多亲......
史书证据1、《山西通志》(卷八),《河津县志》(光绪版)云;“河津古耿地,禹贡、冀州之域。历唐虞夏皆为甸服。商祖乙(公元前1525——前1507年)自相迁此,为王都,凡七世。”2、《索隐》:“刑音耿”。近代,本亦作“耿”。今河东皮氏有耿乡。3、《集韵》:三十九耿都,有“刑”字,云:“地名,通耿。”4、《路史·国名记》亦说“耿”即“刑”。这说明“祖乙迁于耿”一作“祖乙迁于刑”,二者为一地,就是:今河津山王一带。5、《河津县志·古篇》载:“耿都城在县东南二十里,汾水西经耿乡城北,故殷都也。6、《通志·二六·以国为氏》记载:“耿氏、姬姓。商时侯国,曾闵元年(公元前661年)为晋所灭。今河东龙门县南十二里耿城是。”7、《古今姓氏书辩证·三十九耿》记载:“耿氏,出自姬姓。侯伯之国,其地皮氏县东南耿乡是也。为探索耿氏起源,古往今来不少仁人志士爬山涉水、或实地考察或搜集整理历史文献做了大量的研究与论证。......
①东汉桓帝置,治所在高阳县(今河北高阳县东)。后废。西晋泰始初置高阳国,治所在博陆县(今蠡县南)。北魏改为高阳郡,移治高阳县(今高阳县东)。隋开皇初废。②南朝宋侨置,属冀州。治所在高阳县(今山东淄博市临淄西北三十里北高阳)。领安平、饶阳、邺、高阳、新城等五县。《水经·淄水注》:系水“西径高阳侨郡南”,即此。北齐废。③北齐改北海郡置,治所在下密县(今山东潍坊市)。隋开皇初废。...
原文标题:东汉开国名将——耿弇作者:张戎(公元3~58)中国东汉开国名将。字伯昭,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生于仕宦之家。22岁从刘秀,初任门下吏,继率兵参与击败王郎割据势力,升偏将军。刘玄更始二年(公元24),刘玄见刘秀声名日重,令其罢兵回长安。耿□提出脱离刘玄、占据河北(今河北大部和河南北部)、夺取天下之策,得刘秀赏识,升大将军。后随刘秀镇压铜马、青犊等农民起义军。刘秀称帝后,授建威大将军,封好□侯,相继率军击败邓奉、延岑等,消灭南阳(今属河南)割据势力。建武五年(公元29)十月,耿□率部攻张步,先后夺取济南郡(约今济南市)和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西安(今淄博东北)。继以临淄为依托,诱张步军来攻,将其击败,又乘其撤退予以伏击,迫使张步率众20余万投降,攻占齐地。耿□用兵多谋善断,战功显赫,先后攻取46郡300余城。永平元年卒。选自:当代将帅转自:三只眼睛看历史->...
耿秉(?—91年),字伯初,挟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东汉名将。 耿秉是名将耿弇之侄,身体强壮,腰带八围。而且博通书记,《后汉书·耿秉列传》中说:“能说司马兵法,尤好将帅之略”。后凭借其父耿国当了官,并多次上书谈论兵事。耿秉认为“中国虚费,边陲不宁,其患专在匈奴。以战去战,盛王之道”(...
广州市耿氏字辈:安贵水温镦鸣庭鸿允绍方宗肇维日懋秉毓殿庆嘉宪崇熙朝学正培基厚荣恩奕世承文章延先业校友振家声立念守法令昌怀会云龙功奇修福兴德树耀祥同中山市耿氏字辈:道德庆一名甲法善令行深圳市耿氏字辈:云廷志光贵惠州市耿氏字辈:殿春生汝河津治江门市耿氏字辈:顺家康强逢迎吉延年益寿高珠海市耿氏字辈:培本广福寿树家兴延长继传文玉美方宗万士良汕头市耿氏字辈:得常同炜大济希自□仕明皇宗□世又秉□三学文生国瑞泰和锡洪恩佑佛山市耿氏字辈:德体传俊广世和月元光湛江市耿氏字辈:文太庆修振兴万绪继善有长世代永昌河源市耿氏字辈:清风绍天朝保万怀...
耿姓邳州八义集镇大姓之一。耿氏多以地名为姓。据《姓氏考略》:“史记殷商本纪,商祖乙迁邢,邢音耿。颜师古云,在河北,旧居之者以为姓。望出高阳、河东、扶风。”据<姓篡》:“殷时侯国,为晋所灭,因氏与,尚书,祖乙于耿是也”。商代君王祖乙即位后,把国都从相迁到邢(又称耿)邑。盘庚即位后,又迁到殷。一部分留在邢的国民便以耿为姓。并尊祖乙为耿姓始祖。又据<耿姓族谱》邳州八义集耿姓,系“美阳堂"、“怀远堂"传人,祖居山西省。明洪武年间,耿氏三兄弟清、洪、海公在山西从军,后转战江准。海公定居沭阳,洪公定居兰陵,清公定居下邳圯上大疃山。清公字宇真,为下邳耿氏始迁祖。迄今500余年,传20余世。其后人外迁很多,其中一支迁居邳铜交界处岱山。清初,良栋公举家从岱山迁居八义集西三里处建村,以姓取名大耿庄。良栋公后人现分布在大、小、耿庄、耿楼、枣园三个自然村。1988年,续志统一世系辈字谱为“道德庆以明、家法养今行、......
1.洪洞大槐树移民赞皇耿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赞皇县回车村。2.新河耿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二年自山西洪洞迁居新河县护驾庄村。3.民权耿氏一支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民权县龙虎寺村。4.焦作耿氏一支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焦作市耿作村。5.濮阳耿氏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濮阳县海通乡耿吕邱村、白土罡乡耿密城村。6.新乡耿氏一支始祖于明末自山西洪洞迁居新乡市耿庄村。7.束鹿耿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末年自山西平阳府洪洞县迁居束鹿县于家庄村。8.昌平耿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二年自山西洪洞迁居北京市昌平县上庄村。9.登封耿氏一支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登封县。10.阳谷耿氏一支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阳谷县寿张镇侯庄村。11.范县耿氏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河南范县颜村铺乡杨耿王村。...
1.洪洞大槐树移民赞皇耿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赞皇县回车村。2.新河耿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二年自山西洪洞迁居新河县护驾庄村。3.民权耿氏一支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民权县龙虎寺村。4.焦作耿氏一支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焦作市耿作村。5.濮阳耿氏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濮阳县海通乡耿吕邱村、白土罡乡耿密城村。6.新乡耿氏一支始祖于明末自山西洪洞迁居新乡市耿庄村。7.束鹿耿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末年自山西平阳府洪洞县迁居束鹿县于家庄村。8.昌平耿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二年自山西洪洞迁居北京市昌平县上庄村。9.登封耿氏一支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登封县。10.阳谷耿氏一支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阳谷县寿张镇侯庄村。11.范县耿氏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河南范县颜村铺乡杨耿王村。...
东汉将领、牟平侯耿舒简介,耿舒一生的功绩有哪些?耿舒,生卒年不详,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市东北)人,耿况之子,耿弇之弟,东汉将领。随父兄归顺刘秀之后,曾反袭彭宠,大败匈奴。因功封为牟平侯。公元48年(建武二十四年),随马援率四万余人远征武陵五溪蛮夷。 人物生平 扬威北方 耿舒的父亲耿况是朔调连率(王莽时期改上谷郡为朔调郡。太守改称连率),是防御匈奴入侵的边...
东汉将领、长水校尉耿恭简介,耿恭拜井是怎么一回事?耿恭,字伯宗,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耿况之孙,耿广之子,耿秉之堂弟,建威大将军、好畤侯耿弇之侄,东汉官员、将领。 耿恭的父亲耿广很早就去世了,耿恭为人慷慨多谋略,有将帅才能。永平十七年(74年),担任司马,跟随骑都尉刘张、奉车都尉窦固、驸马都尉耿秉等打败车师,并将车师纳入东汉版图,于是朝廷任命耿恭为...
耿恭字伯宗,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东汉大将。耿恭的父亲耿广是名将耿弇的弟弟。耿恭少孤,从小既慷慨多大略,有将帅之才。永平十七年(74年)冬,骑都尉刘张率兵击车师,请耿恭担任司马,耿恭与奉车都尉窦固及从弟驸马都尉耿秉(耿弇弟耿国之子,耿恭之弟)破降车师。破降车师后,朝廷重新设立西域都护,戊己校尉(官名,掌屯田,属西域都护)。任命耿恭和关宠为戊己校尉,分别驻扎在车师后王部金蒲城(今新疆奇台西北)和车师前王部柳中(今新疆艾丁湖东北)城,各置兵卒数百人。耿恭到任,发布文告晓示乌孙,宣扬汉室威德,乌孙国中,从国王大昆弥以下,都非常高兴。派使者向汉廷献名马,并愿派王子入侍皇帝。耿恭便派使者带着金银布帛,迎接其王子人侍。第二年三月,北匈奴单于派左鹿蠡王率二万骑兵进攻车师,耿恭派司马带兵三百前往救援,路上,遭遇匈奴大军,寡不敌众,全军尽没。北匈奴杀死车师后王(治务涂谷,今新疆吉木萨尔南博格多山中)......
族训凡我祖宗亲,均须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正妇顺,长幼有序,男女平等;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为创造和谐的家族环境而努力。凡我祖宗亲均须忠诚爱国,孝敬师长,节以全操守,义以达朋友。以求不辱先贤,以求光宗耀祖。训词爱国爱家,振兴中华民族。追念列祖,勿辱先贤英名。和睦宗亲,创建文明家风。孝敬父母,不忘养育之恩。兄友弟恭,珍惜手足情谊。尊老爱幼,促进精神文明。男女平等,巾帼不让须眉。惩恶扬善,宜当爱憎分明。温良恭俭,遇事礼当忍让。助残救孤,发扬人间大爱。勤俭持家,自力更生致富。遵纪守法,戒绝骗盗赌毒。尊师重教,促进科技兴族。为农务本,兼顾林牧副渔。为工辛勤,力争多快好省。为商诚信,童叟无欺经营。为教守德,教书育人严明。为政清廉,谨奉为民宗旨。为学苦读,争当有用之才。为军英勇,争当卫国英雄。为医济世,救死扶伤第一。敬业爱岗,不贪蝇头之利。勤奋努力,赢得万事如意。...
《高宗嫔耿氏墓志》,延昌三年七月十五日(514年),志高:43.5厘米,宽:38.5厘米,文十八行,行二十字,正书。1914年洛阳北安驾沟南出土,曾归董康、武进陶兰泉、上虞罗振玉。有重刻本,十二行“述景行而作铭曰”之“述”字右上一点漏刻。此志的严整书法令人瞠目,这是有韵律感的作品。通篇显露出北魏造像记的劲健风格。作品字字结实,起笔的锐利,线条的断截,呈三角形的点、挑、波磔所表现出的力度,使整体充满张力。挑向右上的每一横划显示着跃动感,与大体同期的《张猛龙碑》相类似。方势的表现增加字的力量感,布白的巧妙也使作品更加疏朗。放大部分中的「大」字的波磔比唐楷书笔划更硕大,更遒劲。另外也有如造像记中向右长长伸展的笔划,可称为其特点。延昌三年(514年)另有《元珍墓志》,作为同一年的作品来比较,能更好地理解其特征。大魏高宗文成皇帝嬪耿氏墓誌銘/嬪,鉅鹿宋子人也。氏冑之來,其從遠矣。標名族於西/周,炳炎......
北魏元浚嫔耿氏墓志铭原刻民国拓本拓片尺寸:57.18*63.88厘米朱拓本墨拓本局部...
考察一个家族兴衰,可以给后世以启迪,而启迪犹如一盏明灯,可以照亮后世子孙的人生。杨湾耿氏源出姬姓(上古八大姓:姜、姬、嬴、妘、姚、姒、妫、妊),于姓为姬,于音为宫,于郡曰扶风、曰河东、曰高阳,得姓之始祖为西周王族姬遂。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封建诸侯,封同姓王族姬遂于耿,子爵,在今山西省河津市东南,据《括地志》记载:绛州龙门县东南耿乡城,故耿国也。耿国立国四百多年,公元前661,晋献公灭耿。耿国公族大夫怀念故国,以国为姓,始有耿姓。耿姓来源比较单一,故有“天下无二耿”之说。参天之木,必有深根;怀山之水,必有远源。杨湾耿氏源远流长,溯其源,迨始于东汉耿弇家族。耿弇,字伯昭,东汉开国名将,建威大将军,其父上谷太守耿况。西汉末年,王莽篡政,天下大乱,耿况家族追随光武帝刘秀平定天下,厥功卓著。耿弇起兵于燕代,破铜马,战青犊,克王朗,灭张步,攻取幽冀,平定河北,扫除齐鲁,收复山东,收天下四......
祠堂,据百科释义,意指旧时供奉祭祀先祖或贤人的厅堂,是联结本族同宗的精神纽带。巍巍中条山前,泱泱盐池岸畔,位于盐湖区解州镇曲村(老村)的耿家祠堂,就是这样一座用来敬宗睦族,维系耿姓家族血亲关系的民间宗祠家祠。该祠堂坐落在耿家巷和关爷庙巷的交汇处,坐北朝南,现存宅院房屋较为完整。在其上房内的东西两侧墙壁上,各嵌碑记一面。所载门楼、上房创建时间为清同治元年壬戌(1862年),东西厢房创建时间分别为清光绪甲申(1884年)和清光绪癸巳(1893年)。祠宇为砖木构建筑,布局严谨,主体建筑为青瓦顶,屋脊吻兽,屋内梁柱、驼墩、瓜柱等构件有人物、花鸟、走兽、八卦、祥云等木雕彩绘装饰,古朴之中不失典雅精致,虽在岁月的流逝中已经斑驳,但当年耿氏大族的气派仍可见一斑。也许是历史的沉淀太厚重了,毕竟也是历经百年沧桑的古旧礼制性建筑,祠堂的一砖一瓦如今很多已经风化剥蚀,屋舍多以几近垮塌。...
醴陵祠堂的代表祠堂是中国人最长情的依托。一场久违的大雨过后,醴陵黄獭嘴镇龙形坳村的云霄山下,云雾升腾,耿传公祠露出小青瓦屋檐,宛若仙境。这座复修不到10年的祠堂,是醴陵新八景之一“耿祠荷风”。祠堂极具湘东建筑特色,是庭园式布局,砖木结构,小青瓦屋面,它的山墙、飞檐翘角跟四周的山峦相得益彰。这座祠堂在醴陵大小祠堂中,胜在小巧精美,又不失严谨。虽气质柔婉,并不缺乏壮怀激烈的英雄本色。这是2013年,根据《耿氏三修族谱》留存的原貌图修葺的耿传公祠建筑群,由正堂、左右偏堂和厢房组成,共三进81间。除了西侧院有耿飚生平事迹外,还复原了耿飚一家住房、厨房、饭堂和杂屋。正院落是耿传公祠文化陈列区,祭礼厅、议事厅、门房、茶水房、账房、饭堂、私塾,每一个功能区的布局都可窥见公祠文化的奥秘。祠堂的东侧院,是渐行渐远的农耕记忆,陈列着不同年代农耕器具,见证着醴陵经济的发展。最早的耿传公祠是清咸丰十一年建成,距今......
(公元3~58)中国东汉开国名将。字伯昭,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生于仕宦之家。22岁从刘秀,初任门下吏,继率兵参与击败王郎割据势力,升偏将军。刘玄更始二年(公元24),刘玄见刘秀声名日重,令其罢兵回长安。耿□提出脱离刘玄、占据河北(今河北大部和河南北部)、夺取天下之策,得刘秀赏识,升大将军。后随刘秀镇压铜马、青犊等农民起义军。刘秀称帝后,授建威大将军,封好□侯,相继率军击败邓奉、延岑等,消灭南阳(今属河南)割据势力。建武五年(公元29)十月,耿□率部攻张步,先后夺取济南郡(约今济南市)和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西安(今淄博东北)。继以临淄为依托,诱张步军来攻,将其击败,又乘其撤退予以伏击,迫使张步率众20余万投降,攻占齐地。耿□用兵多谋善断,战功显赫,先后攻取46郡300余城。永平元年卒。...
耿寿昌,生卒年不详。西汉天文学家,曾用铜铸浑天仪,撰写了《日月帛图》232卷,《月行图》2卷,今皆不存。 补充 耿寿昌西汉理财家,历算家。宣帝时任大司农中丞,在西北设置“常平仓”,用来抑制粮价的上涨。白令边郡皆筑仓,以...
Copyright 2023 zupu.cn 浙ICP备18024415号-5